22040101

【風起】赤土崎.水源.新源:市場生活走過

「每天都要逛市場!天天都要走過,不出來走,全身會不對勁!」


  「小時候總跟著媽媽逛市場,想買神奇寶貝娃娃。每次只能買一支。」


  即使不同世代,都在這裡共通採買著。菜販、肉舖、魚攤、鞋店;賣客家粿、賣眷村滷味、賣大陸餅,後頭還有家推廣無包裝的柑仔店。國台語、客家話此起彼落,熱鬧地撐起市場繁喧的街巷景色


  這裡,是地方人共同記憶,大夥口中的「新源市場」。


  新源市場,坐落在新竹馬偕醫院旁,那偌大的草坪邊。位在新源街上,便自然喚此名。市場本體之外,加上路旁沿途攤販,才是它真正全貌。提起新源市場的現況及過往,自然有它的一段老故事。


  「這裡早年是紅土陡坡,所以地方人都叫赤土崎。聚起來的小市集,大家就叫做赤土崎市場。」如今一望無際的綠草,於國民政府來台之,其上是一棟棟的眷村老宅,未有市場規劃樣貌,而是軍人及眷屬開設的小店。看不見什麼大型建物,因陋就簡的,多是竹子搭起的屋寮,頂多是個遮風避雨之


  聽聞起頭是千甲、水源的媽媽們,挑著一些自己的菜,或許是一家子吃不完,所以拿出來賣。慢慢地,左鄰右舍也跟著弄起小生意。「上頭第一攤是王伯伯、王媽媽賣豆漿;接著是做麵條的山東伯伯,李伯伯則是賣報紙。雜貨店是謝伯伯、謝媽媽經營著。小魚販胡伯伯、艾媽媽批雜貨、趙先生打麵粉。金媽媽是個大包頭,將聖誕燈泡的代工發給村里婦人打零工。」山東王、安徽王、四川王,不同家鄉、姓氏之人來此定居,漸漸發展出各自一片天。地方人細數眷村時期的集市,即使年代久遠,仍能從字裡行間遙想出當年的熱絡。

 

  時至今日,眷村老房全數拆除,老店主多已過往。蔡仁堅市長任內,由於土地徵收利用,昔日吵雜的巷弄,已變成一塊寧靜的綠地。攤商集資搭起鐵皮屋頂,成為現在新源市場所在。入不進的商家,則沿著新源街兩側,繼續做著自己的小本生意。


  物是人非,不變的是街市聚集的喧鬧,依舊躺在土地上陪著一代代人共同走過。


文:沈華葦

圖:陸孝文
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