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風起】走過光明

 

歷史上的今天

  熙來攘往、交通繁複,大樓櫛比鱗次林立著。清華大學校門迎來穿著鮮明的青年,正準備走往清大夜市用餐。大型量販商場緊鄰在旁,科學園區確實地帶起地方榮景。


 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場、海軍子弟學校、天然瓦斯試驗場,分佈於日本時代「赤土崎」、「埔頂」兩大字上,從此也顯見今日發展之軌跡。「草厝仔」、「赤土仔」、「石頭坑」、「光明新村」,老聚落分屬其間。究其光明一名之緣由,便是依此而來。


  上下班尖峰時刻,水洩不通的光復路,在耆老口中的當年,僅僅是一台牛車勉強通過的「拓東路」。光復路上的商務旅館、麥當勞,則是舊時煤球工廠、三輪車站。地方曾是軍營所在,那段阿兵哥等著返鄉,搭上手拉人力車的年歲。


  聚落、建築外,一群人在此居住幾十年光景,第一代、第二代、第三代承傳著。他們是原居當地的閩南、客家族群;是隨著國民政府播遷的外省官兵。漸漸地,就這般共融於光明一地而密不可分。


  難以想像眼前的,是早年群聚的軍屬眷舍、是依著所生的傳統市集「新源市場」。閩南語、客家話、國語-操著不同語言交雜其間,一派熱鬧情景。「海軍新村」、「光復新村」,老人家口中成列的日式宿舍-那門廊前尤佳利樹傳來的飄香,對比今日,剩下的,是他們腦海中追憶的一道殘影。


  風起復刊第二號,如同光陰倒流的,讓我們一同,走過•光明。


主編:沈華葦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