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明童年
「蘇三離了洪桐縣,將身來往大街前。」「未曾開言心內修,過往的君子聽我言。」一句句「蘇三起解」吟唱,來自於劉沛玄老師之口。隨著嘹亢的唱音,慢慢將我們的思緒帶往那早年眷村時空。
小時的沛玄老師居住公學新村,雙親自大陸撤退來台,於水源市場賣菜生活。國中時期父母為求工作方便,才遷至光明社區現址,一住便是四、五十年光景。她回想著當年環境景緻,家中原是四合院聚落。後院是一道橫過大河;庭中種植梨樹、葡萄、柚子。三五好友一同抓魚爬樹,門埕前打彈珠、射橡皮筋,如同小男孩一般的玩耍,是劉老師對於童年生活的深刻印記。
京劇邂逅
幼年身體狀況不佳,父母將她送往學習芭蕾舞蹈;成年後從事工研院及英文講師工作。京劇,對於劉老師的世界而言,僅是小時候眷村伯伯每天消遣,以及父親日日聽著的留聲機樂音記憶。
在偶然一次機會路經孔廟,聽到廟埕人群聚唱著。其中胡琴音色優美,在歌者精彩唱和搭配下,勾起劉老師對於京劇的喜愛。而認識郝志彬老師,卻真正開啟她京劇之路。
弦唱人生
郝老師原是職業軍人,於新竹空軍基地服役時,和同袍學習京胡技藝,參與軍中大小演出;並跟著國劇研究協會同好,定期排練與表演。對於戲曲熱愛,甚至讓他放棄升遷機會提前退役。
由於郝老師與父母原是舊識,便開始一字一句教起劉老師唱劇。求學階段放棄科班學藝的機會,出社會後才又有機會到復興劇校學藝(今國立臺灣戲曲學校)。表演實力與亮麗外型,讓當時的演藝圈向年輕的她招手。但是紙醉金迷的環境,並非她所想要的生活。因此劉老師毅然地回到新竹,與郝老師及一眾「票友」們,繼續他們自在無拘的戲唱人生。
而上半生素未謀面的兩人,下半生因為彼此對於京戲堅持,一拉一唱的配搭,建立起亦師亦友,如同父女般的深厚情誼。
美學生活
同時兼具東西方藝術陶養的劉老師,認為不論芭蕾或京戲,兩者僅是不同音律的延伸,並無太大差異。核心價值並非表現出來的形式,而是自我的精神內在是否能融入其中。她說:「如同觀賞一幅畫作,表面美感之外,能不能讓自己進入畫中,那樣的情境裡...」對她而言,這才是藝術最珍貴的樣貌。
「京劇會隨著時間越發沒落,是欣賞的人逐漸少了。」劉老師帶著感慨也顯得自然的說著。初期京戲其實是一項民間通俗的生活嗜好。但是隨著時代演進,它慢慢被擺在純粹藝術的殿堂之上,卻離常民生活越來越遠。
或許京劇復興與老眷村重現亦然,如果脫離一般人的日常,它也僅能放上高端的文化平台,供藝文雅士賞玩,而無法真正地再進入我們心裡。
文:沈華葦
圖:陸孝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