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風起】愛美斯食品.一個壽桃的誕生


壽桃,是傳統節慶中不可或缺的要角


  直至今日各種西式糕點餅乾的夾殺之中,仍然可以在各大廟宇仍能找尋到他的身影。說起新竹地區的壽桃首選,在地人總會談起竹蓮寺旁,位處南大

路與竹蓮街交界的「愛美斯食品行」,自六零年代矗立至今的愛美斯,如何走過雜貨行的往昔,進入壽桃的世界?


  一位老師傅,帶領我們見證屬於自己的糕餅江湖。


前身:茂裕商店


  我們家最早是開雜貨店的,最早的祖厝就在經國路昌益加油站旁,日本時代的時候,祖父都會到大街去做生意。後來開枝散葉,我們便從城內搬到城

外,當時店名是叫「茂裕商店」。

  

  因為日本時代,光是在竹蓮街上的雜貨店,就差不多有五家左右。加上後來發生戰爭,所有店家勒令停業,實在沒有想像中好做。店裡生意雖然還過

得去,可是利潤都非常低,光靠開店甚至沒辦法生存。那時候老人家就想出夏天賣冬瓜茶,冬天賣燒酒雞,兼做其他的東西。說到底,也只是要拚一個三

頓。


  所以像是遇到沒錢的時候怎麼辦?當時的老闆只好想說,那就來記個帳吧!以前民風樸實,記帳不會爾虞我詐。誰來賒,就在簿子寫上名字,等有錢

清帳的時候,簿子拿來銀貨兩訖。雜貨店的時代,就是以此來因應互相的生存需要。


起點:惠比壽爸爸


  說到愛美斯,為什麼會由雜貨店轉成糕餅店?主要是因為爸爸。從竹蓮街搬來這邊一開始還是雜貨店,因為每天都做得髒兮兮,就有朋友跟他建議說

:「啊人家做糕餅店都是穿著西裝來顧店,哪有像你穿短褲來顧店的。」爸爸想想想有道理,就開始想著朝向糕餅業轉型。

 

  至於後來為什麼會改名叫愛美斯呢?因為爸爸的長相有點像彌勒佛,每次看到人都笑臉笑臉,也很愛開玩笑,朋友都叫他えびす(E-Bi-Su),就是日本

七福神裡的惠比壽。大家Ebisu叫著叫著,店名也就從這邊延伸過去。


走向轉變


  怎麼從糕餅開始做壽桃?記得是我媽媽說過:「我們住在觀音亭,觀音媽生都會拜壽桃,可是當時市面上做得都不太好,很多甚至拜完就丟,要不要

來做看看?」以前的觀念,想說壽桃是拿來拜拜沒認真做。可是我的觀念是,能吃的東西為什麼要丟?後來想想,說不定可以用做麵包的講究方式製作壽

桃,當下就決定:「好啊!來做吧!」


  因為每個地方要求的東西都不同,我們要自己去拿捏顧客的需求。以前我剛開始做麵包,老師傅都在笑我。因為他們學的是劍宗,是技術;但我學的

是氣宗,是心法。產品做壞,我可以馬上說:是不是什麼東西忘記加嗎?因為我學習到的是基本功,從品嚐細嚼材料開始。因為材料就在那裡,萬變不離

其宗,只要馬步蹲好,什麼狀況都可以應付。


  沒想到開始做之後,市場反應很好,大家都想來批發。大家沒想到原本只是拜拜用給神明的壽桃,竟然可以這麼好吃,慢慢地名聲傳出去,搶購人潮

就來了。原本初一十五後來變成要每天賣,客人捧回去要再來拿的時候,我樓上都還在蒸,店裏面根本做來不及。也因為這樣,慢慢地店裡就以壽桃為主

力。


不變的壽桃心法


  可是我總覺得,千變萬化總有變完的一天,就像道士跟老和尚鬥法,道士每天變來變去,結果小沙彌全部嚇得跑光,剩一個老和尚坐在那不動如山。

變了三年,老和尚還是坐在那裏趕不走,道士變得沒法只能摸摸鼻子跑掉。別人問老和尚為什麼不變。他說變的我不會,千變萬化總會結束,當你變完了

就什麼都沒有了,我不變永遠就是這樣。


  所以說多者惑,東西太多你就迷惑了。我的話,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,壽桃作為愛美斯的主力產品,已經快四十年。到了這麼大年紀,什麼有趣的事

都見過,感覺已經很平淡。我們算是風平浪靜,大風大浪都自己掀起的。其實我現在是半退休狀態,算是來打工的啦,傷腦筋的事情我不管,只要能夠繼

續做我愛的壽桃跟糕餅,就非常滿足了。



文:劉家維

圖:陸孝文
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