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風起】批著雪霜的門客.大煙囪霜毛蝠


大煙囪,一棟矗立於清交與園區交流道附近的高聳建物,乘載了新竹近70年記憶,她曾是日本時代海軍燃料廠,也曾是忠貞新村居民賴以為生的居所,直至今日,她仍是珍稀生物-霜毛蝠的待產室。


  據曾居住於大煙囪廠房附近的居民表示,霜毛蝠與他們小時記憶如影隨形,數量可至成千上萬,即便安裝紗窗也能竄入家中,小朋友會用羽球拍攻擊他們。此外,排泄物在夏天發酵後味道濃厚難耐,回憶裡似乎沒什麼好印象。一直到2010年東海大學林良恭教授來,才為牠們重新正名。


未知的謎團


  每年4月,這種彷若披著雪霜的小生物便會陸續出現在大煙囪周圍,這群門客多數為已懷孕的雌性。傍晚時分,他們會魚貫離開居所,沿著頭前溪邊、十八尖山找尋蚊蟲飽餐一頓。整個春夏,母親哺育著兒女、訓練飛行,直到7月,兒女們才日趨成熟。霜毛蝠一胎約產下兩隻,但從離開的數量看來,似乎僅有一隻能隨著母親離開風城。然而他們究竟飛去哪呢?  


  光復高中的張鈞傑老師,從2011年開始關注霜毛蝠,在蝙蝠研究領域裡,好多人都希望能解開這謎題,憑藉曾在韓國、日本及台灣觀霧發現的蹤跡紀錄看來,牠們可能是往山區、高緯度移動,企圖尋找低溫、低干擾的棲所進行冬眠,靜待春天到來。


  張老師與另一位霜毛蝠觀察員「麗玲姊」,有時會帶著學生,兩手拿著計數器,靜待著每隻飢餓的掠食者。然而就觀察結果看來,大煙囪本體的霜毛福確實是逐年遞減,也許等不到保育,就會先自行消失。

  

  可部分居民並不是這樣想,畢竟過往蝙蝠過於貼近人類住所,雜音、臭味令人困擾,且傳染病、吸血蝙蝠…等刻板觀念深植人心,別說與蝙蝠共處,就連是否保育都為之怯步。

 

  令人意外的,這一帶的頂樓鐵皮夾層,約有近千隻的霜毛蝠,其中又以林宅佔最多數,這麼高的比例有一部分是源於屋主對動物友善的重視,認為蝙蝠乃福氣象徵,甚至連原本出租的頂樓都改為自用,只為了騰給霜毛蝠一個靜謐的空間。


生命的守護


  中原大學景觀所研究生葉乙慈,跟著指導教授趙家麟來到大煙囪認識了霜毛蝠,一反學長姐專注於大煙囪廠房,轉而關注起這群小生物。去年暑假,乙慈舉辦霜毛蝠工作坊,希望讓社區居民認識這群嬌客。


  現場也請來小助教-黑糖,一隻經救傷後正在訓練飛行能力的霜毛蝠提供觀察,透過真實接觸來重建民眾認知,逐步消彌恐懼感。今年春天,工作坊已邁入第三場,翻轉蝙蝠負面形象的種子正悄悄的散播出去。


  新竹,彷若一個巨大的客棧,前來汲取知識的清交學子與一展所長的科技新貴都僅是一介門客,霜毛蝠也如是!而大煙囪好似其中一間歷史悠久的客房,六燃員工、眷村居民伴著光陰荏苒已離開此地。

  

  時至今日,大煙囪將會在前瞻計畫的光影下面臨巨大轉變,我們不曉得她將會以何種樣貌重新開張?然而整建時多一絲考量與理解,我們就能讓此處的房客持續多元。期盼,霜毛福能夠再次返還,共榮在這個空間,與下一批旅人相遇。



文:顏志翰

圖:張鈞傑
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