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埔前】公務生涯五十年,陳進丁

 


陳南裕後代

陳進丁,自八十五年開始,仍在議會工作期間,由叔叔手中接下陳南裕祭祀公會管理人,已近二十年光景。我們這一房還待在此,其他多在竹北。」期間協助宗親印製祖譜、聚首聯絡。

陳氏祖譜共274丁,進丁伯這房才32丁。每年十一月祭祖,「小冬三桌、大冬四十桌,七大房一起來。」冬,是每年尾聲收冬之時,也是宗族聚首聯絡情感之刻。

或許是公務員出身性格,公正地善用每一筆經費,是進丁伯在管理親族會的處理哲學。因此深受宗親信任,也擔任此職務二十多年光景。

 

佃戶子弟

進丁伯在民國二十四年生於虎仔山,七十一年升格搬至埔前定居至今。是家中長子才有機會讀上幾年書,弟弟們多半無法就學,頂多唸完國小已經不易。曾經歷日本時代,讀過三年日本書;國民政府來台後,又唸三年中國書。在同樣的香山國小,卻是兩個時代的接合。

家族為耕戶出身,父親是三七五時期佃農。田在虎仔山一帶,位在溪邊灌溉方便。早年農村時代,種米栽菜、自己自足。稻作、牲畜通常拿來販售,三餐多吃番薯籤粥,豬肉,經常是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吃上一口。當年註冊學費繳不起,父親就拿個一百斤穀去賣。「我還記得老人家一台中古腳踏車買四百元,也是賣稻穀換來的。不然都只能一直走路了

五、六歲時戰爭少,公工都用輕便車載土填機場。小時候調皮,喜歡跟著朋友到機場玩耍、幫忙推車,回程則爬上空車返家。空襲時期躲藏後院防空洞;跟著父母到新城內山疏開是家常便飯。「學校會教我們戴防空帽,一頂像棉襖一樣罩在頭上,說是遇到空襲可以保護頭部。他回憶著日本統治的時代過往。

國小畢業之後,考上新竹商業學校,是第九屆學生。每天上課得往返走十多公里,可見那時代的求學艱辛。由於家中貧困,初中畢業父親便要進丁伯出外工作,反對他繼續升學。當時一位伯父在黑金町(現竹蓮街一帶)開設雜貨店,他成為跟著販賣雜貨的學徒,每天埋頭苦幹,獲取微薄的收入溫飽。「我不繼續唸書跑來當雜工,那一生不就要埋葬在這個地方了他開始不自覺的想,也下定決心充實自己,尋求更穩定的未來。

 

當年香山唯一空軍

民國四十五年受徵召入伍,服起三年的空軍兵役。同年十一月,進入東港空軍預備學校。他說,全香山區只有一個空軍。在預備學校被問有何專長時,進丁伯提到自己從新竹商業樂隊開始,便一直吹奏小喇叭。也因為這一項技能,所以無須跟著上山下海操練。

四個星期的基本教育結束,分發至岡山空軍通訊學校學習無線電。在通訊連隊沒多久,進丁伯就調到新竹機場。當時在機場大樓的地下室工作,為現行的空軍醫院,也曾經是專門供應軍官眷屬跳舞的俱樂部。而四個月後則到台北無線電台服務。

四十八年退伍後離鄉到台北工作。


 

獲頒父德楷模獎

埔前生涯

兵役前已然考取公務人員資格。當時公務員薪酬,頂多兩百多塊;另外配給三、四百元米糧,待遇並不算優渥。「看到身邊同學一個個飛黃騰達,所以同學會我都不好意思參加。」進丁伯玩笑的說到。

公務人員初始時,分發至「台灣省銓審會」,辦理委任考試、任免等職務。家中母親認為在台北每月賺二、三百元薪資難以生活,乾脆要他返回埔前,多少可以節省基本開銷。他便回到香山鄉公所,當起虎林、虎山兩里里幹事。後由於商科專長,而轉任出納職缺。民國五十五年成為代表會秘書,七十一年香山正式升格,代表會廢除才終止。隨後至議會擔任總務主任,至民國九十年退休。

退休後繼續協同地方工作,擔任埔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。牆面上掛著與妻子結縭五十二年的鑽石婚表揚狀。家庭美滿、子女孝順,是進丁伯努力一生所獲得的最圓滿成就。

 




文:沈華葦
圖:沈華葦、陳進丁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