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香村】伐木燒炭討老婆,蔡明世

 



樹薯甘蔗旱作耕

明世伯回憶小時候,過往香村路一帶僅有三十幾戶,現在社區已增加許多新房舍。從老一輩開始田耕生活,稻米、樹薯皆是當時常見作物,也盛產甘蔗。收成後都利用輕便車推到大庄,再由小火車運送到新竹市區交付糖廠。香村一帶靠山,也缺乏水利路進入。因此不用水的甘蔗、樹薯便成為當時地方主要農作。

早年農業技術不良,加上水源不足。在香村種田,多是靠著埤塘。利用地形坑洞,儲存雨水做為灌溉之用。收成不豐的年代,產量不到現在的一半。肥料高價也讓農民難以負擔。他說,當時一百斤的稻穀頂多換到一包肥料,過生活相當不易。

 

窯燒木炭討老婆

種田無法維持全部生活,所以利用農耕剩餘時間,不管是到山裡砍柴燒炭;還是到外地做粗工,只要賺得了錢,總要想辦法做上一些。就連當時石門水庫的興建,他也曾經去挑過土。

香村早時相思樹滿山頭,村人也靠著燒炭過生活。必須從山上鋸木頭,扛下來到平一些的地方。每隔幾百公尺、一公里就打一個炭窯。雖然價格不算好,但是在缺乏工業發展的時候是賺錢法門。當時跟著父親一起做,自家人上工,差不多三個窯燒出的木炭,五、六千斤左右,就可以存下一筆錢。「我娶老婆也是靠燒木炭的錢!」他打趣的說到。

 

骨灰甕裝米藏私

經歷日本統治時代,國小三年讀的都是日本書。他提起當時生活,說到騎馬的日本士官,經常載著他四處玩樂、釣魚。明世伯認為當時管制並非想像中嚴酷。

日本時代多用配給,無論稻米、豬肉,即使定期分配也都相當匱乏。他說豬隻都要偷養、偷殺,日人來查時,就騙他們豬還沒長大,趁此多少藏下點肉食,提供一家人食用。米也是,當初都用骨灰甕裝起來,放在荒山野嶺中偽裝。衝著不至於上山檢查,以此保留自家所種稻米。

 

蔡明世個人照片

樸實打拼舊時光

他說以前的人節儉,沒地方賺錢但很省。小時吃米、吃番薯,少有肉可吃。即使是自家養豬、養雞,也多到市場販售。庄里那時沒電燈、瓦斯,也缺乏自來水,根本花不了什麼錢。晚上點個油燈,小小一盞有些微光就好。上廁所也不需要衛生紙,用樹葉擦一擦就好,無須額外花費。

他也不禁談到,以前生活那麼苦,但是只要努力、節省,都可以存到不少財產。現在生活富足,大家卻不是每樣工作都想做,反而存不到錢。以前跟現在相比,生活有別,人的心理也是差很多啊!

1:輕便車-又稱人力車或台車,通常用一片木板,人工推動小型鐵軌上的四輪木板車。木板四周各插一根竹竿,前二根給乘客支撐用,車伕則握住後二根。早年台灣山林、礦場、糖廠普遍使用的交通運輸工具。


文:沈華葦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