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樹下】戰場老將、社區先鋒,梁春榮

 


 

貧苦清寒的棧間童年

梁春榮,出生於朝山頂寮。日本時代家中無田,要跟地方富人租地耕種,才有基本米糧可食。沒有自己的農田,也因此常受到地主剝削,有時一次要繳二到三倍佃租,方可持續維持耕地。小時候家中住的是棧間(註1),並非正式房舍,一家子擠在狹小的四方空間,過著相當貧困的生活。

兒時經歷美軍轟炸,雖然居住地距離機場較遠,仍不時聽到軍機來襲的警報聲,有時也會聽到炸彈爆破在地面的巨響,見到家人連忙避走防空洞的情景。他當時就讀日本小學,由於貧寒,沒辦法接受高等教育。那時聽聞學校在招募,尋求自願學生到橫濱擔任海軍工員,五年回來後就是高中學歷。卻因為是家中獨子遭到反對,所以私自偷出父親印章,但是被老師發現遭父親痛打一頓而放棄。

 

梁春榮個人照

剃頭師傅的學徒之路

戰爭結束時春榮伯才十六歲。找不到什麼工作,父親便囑咐他當學徒,開始學習理髮。當年理髮沒有店面,都得輪流到各庄頭幫人剃頭。有些大家族一戶三、四十人,找他去理髮,上午剃小孩、晚上剃大人,需要留宿在那裡,才能剃完一整家子。那時支付工資不是用錢,而是等稻成熟收成,才按人頭給予稻米。

學徒必須熬上三年四個月才算出師,非常的辛苦。差不多在民國四十年,他才來到三姓橋租房開店,後來攢些錢買地,在橋北一帶蓋房,娶妻生子、成家立業。在隔年,隨即被派駐金門參與「八二三砲戰」-那時是民國四十七年,春榮伯二十七歲,年輕時便得面臨生離死別之刻。

 

梁春榮全家福

命如螻蟻的戰亂年代

「一整班九個都死掉…被水鬼割頭提回去邀功…」談到「八二三砲戰」的軍旅生涯-當時擔任傳令兵,也負責理髮部。戰火最激烈的時候,曾有同袍肚子被流彈打穿,卻因為無處可埋,只能隨意找個下雨形成的溝,草草將屍體埋放;在大、小金門移防時常在夜晚搭船,避免受到攻擊。卻因為不敢有燈火,船隻時常相互撞擊而沉沒。「那時候人命就如同螞蟻一般」,春榮伯靜靜訴說過去,悠悠的吐出這一句話。

「有一次,父親來金門看我,然後就哭出來…」他女兒當時才五、六歲,見面時問到:「爸,你怎麼那麼久沒回來?」她並不清楚當兵是什麼。待在台灣家中,信也沒辦法過來,都被集中在輔導長那燒毀。女兒只能在晚上聽著收音機,說著金門砲彈又打幾發、受傷幾人、死掉幾人。她每次聽完,哭一哭,眼淚流著就睡著了。「沒辦法,當時就是如此,幾萬人都在那,我也沒得選擇。」

 

社區經營的先鋒老兵

春榮伯四十三歲時,將理髮店交託給徒弟,自己則開始貨運代理工作。並且開始投入各項公共與社區事務。民國七十五年,逢社區理事會成立之際,便投入社區工作。期間執掌總幹事,一做就是十四個年頭。

直至理事長任期屆滿,實際參與社區經營達十八年之久。到今天,仍多方協助社區運作。既是社區開路先鋒、亦是社區守成老兵。將一生歲月付出給國家、親人,以及每一位社區朋友而不求回報。時代沒給他選擇的機會,他卻對人生回應了生命的熱情。



文:沈華葦
圖:沈華葦、梁春榮(照片提供)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