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命鐵口、一瞎一跛
葉國昇,出生於新竹縣寶山鄉雞油凸一帶。一歲時,就給家人用菜籃挑著,舉家遷移到香山。交通不便的年代,既沒有自用車,也沒有客運,都用牛車載送。當時的牛埔南路還滿是石子,兩旁種植木麻黃,路寬頂多容納一部車經過。
幼時經歷一段神奇故事。他一出生就是畸形足,有個雙胞胎兄弟,哥哥較為正常。因為家貧,母親奶水不足,只好將哥哥送養。當時父親帶著兩兄弟算命,得到一個跛腳、一個瞎眼的預言。結果一歲多時,哥哥開始發燒生病,也如相命師所言失明。父親心急再求解,卻得到若一個過世、另一個就會痊癒的說法。最後竟全如所料,兄長在三歲時感冒併發症往生,他的腳卻漸漸好轉。
神奇木屐、不藥而癒
一次,姑姑買了兩雙木屐要給姐姐。因為鞋面圖案漂亮,他也搶著想穿。本以為腳部畸形無法穿著,卻讓他在不斷嘗試下,由兩支腳趾頭,到三支、四支慢慢穿進,腳也因此逐漸被矯正過來,緩緩恢復原狀。國昇伯總稱這段際遇為「神奇小木屐」。
客人身份、輕視欺侮
孩童時期即使腳不方便,也得協助家中農務。國小三、四年級,定期都需要到新竹市區挑大肥回來澆菜。客家人在樹下多聚集在振湖一帶,差不多十戶左右,周圍全是閩南人。因為是少數,在香山國小唸書期間總會遭到歧視、欺負。
那也是尚未興建青草湖水庫的時代,總靠天,以及引入頭前溪的水源。但是源頭下來,分到這邊的時候已經不足。因此為求灌溉,時常會造成糾紛。客家人的身份,更容易造成閩、客之間在農地用水上的衝突。
免費教授書法 |
社區居民春聯都出自葉老師之手 |
青年裁縫、老年志工
年輕時學習裁縫技術,當兵回來後就改行,轉而跟著朋友學裝潢。而後帶著妻子到中壢開業,設計裝潢及窗簾製作都是他主要工作。退休後結束營業,才重返樹下社區擔任志工。不論社區大小事,其中總見得到他的身影。
國昇伯更無師自通,在沒有專業指導下,靠著天份與努力,寫出一手好毛筆字。也在社區開課免費教學。逢年過節春聯、活動使用紅布條,都是由他一手包辦。是樹下推動社區發展當中的靈魂要角。
圖:沈華葦、葉國昇(照片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