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美山】美山青蚵仔嫂,張鳳釵



依蚵起家

張鳳釵,民國十三年次,並非出生於美山,而在大庄吳厝圍(註1)成長。早年從張姓家庭,給吳姓人家當養女。十八歲才嫁到美山蚵仔寮,一直生活至今。

她記得剛到美山之時,整個庄頭都在從事養蚵工作,那時還是插竹方式。雖然不用跟著男人一起下海撿蚵,但是收成季節,一天剖個十幾斤是家常便飯;若是豐收,甚至開上百斤都有。

鳳釵嬸談起剖蚵仔的訣竅,首先必備的是蚵鋟(ㄑㄧㄣˇ),如同螺絲起子般,前端尖扁的造型,是撬開牡蠣硬殼的最佳工具。「從殼頂或邊邊插進去,沿著殼將筋切斷,挖出來放在水裡。讓牠吃水會重一點,也不讓水份流出來。

我叔叔在做時是蚵枝,我們現在是吊蚵。以前插蚵還要打契約幾十年光景過去,在地幾乎僅剩下他們家族投注此業。以往海岸邊蚵架相連成片的樣況,也隨著汙染與淤砂漸少漸遠。談起來,總令人有些不勝唏噓!

 

每天剖上幾十斤蚵對鳳釵嬸是家常便飯,
她伴著香山蚵業從興盛走到衰落

燒灰工作

而在蚵業養收之前,她夫家是做著燒蚵殼灰的生意。

燒蚵灰,在傳統建築年代,即利用蚵殼灰(幼灰)調和糯米汁、糖水製成黏著劑;或者混入泥土、細砂來塗抹、粉飾牆面。剩餘的「蚵灰屎」(灰頭),則用篩子挑選出來,賣給人家鋪路之用。以前都是蚵殼路,相當尖刺難行。早年社會中,是非常重要的天然原料。

而後,隨著時代進展,蓋房子已不再需要蚵殼灰,漸次被水泥取代。他們便將回收下的蚵殼,用機器絞成飼料,供給牲畜食用;由於其中富含鈣質,可改善土壤質地。肥料,也成為蚵殼製成品的另一種面貌。

小小不起眼的蚵殼,卻也牽動他們整個家族的生活。

 

公公那一代開始燒蚵灰,一生與蚵為伍

石灰更替

鳳釵嬸,回顧他們在蚵業興盛年代,一度做到嘉義東石,在那買木材蓋房舍、工廠,專門回收蚵殼來製成飼料。足以瞭解當時蚵業興盛。

家中登記是「福記石灰廠」,專司至基隆台肥一廠,標下大批石灰,運回新竹打細再售。由於不論是蚵殼灰,亦或是飼料製作,隨著時代都已大幅減少需求。她說,一包五十斤的飼料,也不過賣個九十、一百元,價格相當便宜。他們不得不尋求各方管道,來維繫工作與生活。

早時村里及鄰近一帶,聽聞蚵殼都是由他們家族在回收。如今也幾乎不可見!蚵殼來源少掉大半,雖然仍在製作肥料、飼料,但也頂多是賺個工錢餬口罷了!蚵業榮景不再,卻與他們家族依舊息息相關。

 

勤奮生活

灰窯(註2)工作之外,家中也買下兩甲地耕作;季節來臨,下海捕虱目魚苗,有時一天賺個二十塊;有時一天抓到上萬元,也跟種田一般,全靠著老天爺賞口飯吃。近年則買下鄰人蚵田,幫忙兒子媳婦專心在養殖工作。

而工業逐漸發展,「客廳即工廠」標語盛極一時!他們也在空暇之餘,做手工聖誕燈泡。兼著不同事業討生活,僅求維持一家平順度日,是她心中簡單微小的想望。

「做人不要想著大利!不貪、善良做人,能夠順其自然生活就好。」談起美山幾十年來的變化,她說,以前未開西濱公路,海水漲到家門口;交通不方便時,到哪都用步行,頂多是牛車載,現在連到海邊都得開上車。這些對鳳釵嬸而言都是大改變,不過事實上卻也什麼都未變。「就算現在機器發達,我剖蚵一樣是手工啊!」

膝下兩個兒子、四個女兒,喊她曾祖母的就有二十八人,第四代已經有讀大學的。子孫滿堂,在一生勞勞碌碌之後,是一件看似簡單卻也不平凡的成就。

 

註1:老聚落名,為吳姓家族群聚之處,鄰近於頂竹圍、吳厝街。由於地方人口增加,聚落規模漸漸擴展至大庄路,地名因此被吳厝街取代。
註2:灰窯-燒蚵殼取灰之處。

  

文:沈華葦
圖:沈華葦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