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香山人物誌】北門鄭家,牛埔陳家,海山朱家


很多人提到香山,多認為新竹市郊的香山區有的僅是農地、果園與牛埔工業區,卻不知香山也是文人薈萃之地,在新竹地區、甚至台灣的歷史上,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
日本時代初期,尚未對台灣的漢學活動有太多排斥和干預,當時的五大州首府皆有所謂的「詩社組織」,新竹州代表性的詩社有「竹梅吟社」,其中的要員有北郭園氏家族成員。地方望族的鄭氏家族在新竹州各處坐擁許多土地,其家族對土地的處理利用,甚至影響了香山的產業發展。

同時,日本時代的新竹州也是全台灣水墨書畫家最多的都市,日本視書畫為傳統文化,並未打壓書畫的發展,在日本時代便展露鋒芒的留日女畫家陳進和書法名家朱啟星,兩者皆出身於香山地方。


北門鄭家在香山

北門鄭氏家族的鄭如蘭(1835-1911)、鄭拱辰(1850-1923)、鄭肇基(1885-1937),各別在香山留下了重要的歷史痕跡。

原位於香山庄海濱、興建於光緒十年(
1884)的一善堂,其當時的所在地便是由鄭如蘭等捐建。昭和十年(1935)因地震關係,原一善堂建築半毀,次年由鄭如蘭之孫、鄭肇基的嫡配鄭蔡秋霞捐資,將本寺遷往鐵路東側之山坡重建,為新竹市僅存的唐式建築。一善堂除了供奉諸佛、神外,旁邊都是歷代祖先的牌位及照片,頗有鄭氏家廟的味道。

此外,據《明治411219日鄭如蘭立再遺囑書》的土地名稱範圍
(註1可得鄭氏家族當時的土地遍及整個新竹州(今桃園、新竹、北苗栗一帶)。鄭如蘭之子,鄭拱辰,自明治四十年開始在南隘、內湖私有林地廣植荔枝,可以說是替民國時期的荔枝產業做了先行示範。更擔任過新竹製糖株式會社社長。依據南隘耆老添貴嬸說,聽長輩們說,日本糖業株式會社在南隘庄的甘蔗田,原先是鄭如蘭之孫、鄭拱辰之子,鄭肇基的土地,他把地賣給日本糖業株式會社時,特別要求日糖不能趕走庄民,傳為佳話。

陳雲如舊宅

朱啟星舊宅

香山書畫香

陳雲如 (1875-1963)與其女陳進(1907-1998),家族遷台後定居香山牛埔地區,前人似曾擔任清代鄉職。陳雲如長期擔任香山區長,在日本時代配授有臺灣紳章(註2,香山區民眾均以「陳總理」稱之。除了在地方政壇頗具聲望外,其飽讀漢文書,日本時代更是積極學習日文,並獨具教育眼光,將私人別墅「靜山居」捐出成立「牛埔公學校」(今香山國小前身)。

而他的愛女陳進,身為知名閨秀畫家、留日女畫家第一人,創作數十年不輟。

據傳,陳進就讀臺北第三高女(今中山女中)時,已展現繪畫天賦,受該校美術敎師郷原古統的器重與指導,還特地打電報請她父親到臺北,希望他讓陳進投考美術學校。陳進憶及出國留學的決定時也說到:「難得父母如此的開明。既要飄洋苦讀,青春是不可一再浪費。自第三高女一畢業,我連家都未回,直接由台北啟程飛奔日本。」1925年,僅
十九歲的陳進赴日本東京女子美術學校求學,是台灣美術發展史上的第一位東洋女畫家,連續十年入選台展,兩回入選帝展,直到四十歲才結婚,在四十三歲生下獨子蕭成家。這樣的經歷,即便放到現在依舊難得,更何況當時的台灣社會,陳進勢必會面對「女子無才便是徳」、「要結婚生子才完整」的論調攻訐,除了陳進自身用心精進畫藝以外,父親陳雲如的支持也是她的後盾。

出身於海山罟的朱啟雲(
1896-1980)和朱啟星(1898-1994)兄弟雖非地方世家望族出身,但前者熱心地方事務獲民眾信賴;後者更是用心臨帖、自勵自學成為知名的書法家。

朱啟雲畢業於牛埔公學校,於1921年出任香山庄書記,由於表現良好、負責盡職,於1925年拔擢擔任保甲聯合會長;1927年擔任香山信用組合監事、1929年擔任香山庄會計役,次年退職。1933年擔任香山信用組理事,次年當選為香山庄協議會員,1936年擔任香山信用組合長。1955年更當選第三屆新竹縣議員,為香山鄉知名的縣議員
(註3

其弟朱啟星,九歲在頂寮(今朝山里)追隨前清秀才陳寶鉅學習漢文、書法及珠算。因家計無法潛心書法,大正十年(1921)總督府立農事實驗場獸醫本科畢業,曾於新竹州拓產會擔任獸醫,後來陸續擔任壟庄役場書記、香山農會技手、新竹縣政府秘書室文書機要總收發,於民國五十二年(1963)退休。期間除盡心工作,仍寄情於書法,擅長楷書、行書和草書。朱啟星28歲至44歲每年都參加日本東京美術協會的書法比賽,有五次優賞紀錄。昭和九年(1934)獲日本頗具影響力的書法雜誌《書鑑》的專欄介紹。其常以「香光」
(註4署名,取「香山之光」之意。朱啟星退休後致力於「推展書法藝術到每個學校」,甚至免費指導教師進修書法,並在香山「母聖宮」講解經書,發揚書法精義,對應他的署名,可說是當之無愧。

鄭氏三代、陳氏父女雖為地方望族,仍毫不鬆懈、孜孜矻矻為地方、為藝術捐獻努力;朱家兄弟則是力爭上游,各自在政界與藝術界佔有一席之地。韶光似箭、人事已非,僅留下南隘的百年荔枝樹、朝山的一善堂、牛埔陳家的「牛埔公學校」石碑與美術館裡珍藏的書畫,見證香山這片土地孕育出的人文薈萃。

1土地範圍包括:桃園廳桃澗堡安平鎮庄|桃園縣平鎮區|竹北一堡荳仔埔庄、番仔陂庄、新社庄、新庄仔庄、鹿場庄|新竹縣竹北市|樹林頭庄、新竹街、客雅庄、沙崙庄、湳雅庄、水田庄、東勢庄、崙仔庄|新竹縣新竹市|南隘庄|新竹縣香山鄉|新城庄、寶斗仁庄|新竹縣寶山鄉|苗栗一堡田藔庄|苗栗縣頭份鎮。
2臺灣紳章為臺灣日治時期,由臺灣總督府頒發給台籍仕紳、商人的一種榮譽象徵。
3摘錄自新竹市文化局網站頁面,人物誌:朱啟雲,資料來源由朱啟星先生口述
4參考清華大學日治時期日人與台人書畫數位典藏計畫網站,藏品作者介紹頁面:朱啟星。



文:廖子齊
圖:沈華葦、劉家維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