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九甲戲】戲說香山


金俊仙沒讀過書,一個字不識。但是細數生、旦、淨、末、丑,所有演員角色他都可以!


廟埕練戲

民國五十年代,那是經濟剛開始要起飛的年代。蔣中正才剛喊出:「以農業培養工業,以工業發展農業。」世界還離香山很遙遠、煙囪還未開始林立、種田仍然可以養活一家大小,那是香山高甲戲的黃金年代。 

在那個高甲戲的黃金年代中,欲望還是小小的,只要一個大大的廟埕就能裝下整庄的娛樂,廖寶珠笑著說到,「很熱鬧喔!以前比較有人情味,一做什麼就很多人。」李鑾嬌緊接著附和「他們在練戲的時候,大家都會圍過來看!」

排練完後,便會有歐巴桑端出吃食供團員享用,那滋味,讓當時年僅13歲的廖寶珠到現今仍念茲在茲,「我們每天晚上學習好,地方上的一些阿嬤,會煮點心給我們吃,每天晚上都有。只要一煮,就是一整群吃得熱鬧滾滾。」她瞇起眼睛,笑得像個小孩子般。

 

高甲戲?九甲戲?狗咬戲?

九甲戲起源於中國閩南地區,約莫清中葉時期傳入台灣,以南管為核心,融合了北管(南唱北打)、車鼓及京劇系統,文戲的身段由梨園戲取材而出,武戲則傳承於宋江戲,接納兩者所長,逐漸發展出自身的特色。其劇種以節奏明快、佈景華麗、半文半武的演出形式,受到民眾的喜愛。

九甲戲名稱由來眾說紛紜,有人認為九甲戲吸收了梨園戲七子班(生、旦、淨、末、丑、貼、外)的編制,在七名演出者之外又多加了兩位武生,共九位角色參與演出,所以名為「九角戲」,後來因口音以訛傳訛,演變出「九甲戲」、「九家戲」等名稱;而根據中國說法,據傳演出時因常「搭高臺,穿袍甲」以武打戲為主,故又稱為「高甲戲」、「戈甲戲」;另一說法則源自於該劇種包羅萬象,取南北曲目及演出形式之精華,正正是「南北交加、文武交加」,因此名為「交加戲」;亦有人認為九甲戲的唱腔與南管戲並無太大分別,但後場音樂取用了北管的鼓介,而稱為「鼓介戲」,相關的說法還有九甲戲演出時後場鑼鼓響亮、前台熱鬧非凡,如狗群互吠,又稱為「狗咬戲」。


香山金俊仙

李金俊老師的高甲戲技藝師承王阿包,八歲開始學戲,十六歲傳習南管技法,三十歲出師授課。精通後場的彈撥、吹打,前場的身段、唱腔,有著「八隻交椅坐透透」的讚揚,根據莊肇基的回憶,「他很聰明,沒讀過書,一個字都不認識,結果居然會教後場!什麼角色他都會,生、旦、淨、末、丑,所有演員的角色他都可以。」

因為關於娛樂的選擇實在是太少了,因此每個人對於念唱、吹打、彈撥、戲劇多少都有些許涉略,所以演出時並非由單一戲班出任,而是依照演出的劇碼由李金俊老師招募合宜人選,李鑾嬌說到,「我父親看到這個人的長相、體型,就可以判斷你適合做什麼角色,便分配一個角色給你。」

 

香山囝仔班

民國四十六年,興許是福靈心至、興許是突發奇想,李金俊老師於香山成立了頭一班以孩童組成的高甲戲團,學員來自香山及大庄,有近三、四十位孩童參與團練,因為太過可愛、太過有趣,頓時瘋魔大街小巷,甚至有到過台北、赤崁樓及新竹孔廟演出。曾經參與過囝仔班的廖寶珠偏著頭說:「那時候妳父親(李金俊)還跟我們說,我把你們帶到菲律賓表演好嗎?」可見受歡迎程度!

雖然囝仔班的風潮宛如九降風,一眨眼就襲捲各個庄頭,但也如同九降風般,霎時就悄聲無息。隔年李金俊老師想延續此一氣勢,繼續招募第二團囝仔班,但卻難以成局,「大家都不演了,小孩子就是要就要、不要就不要。」廖寶珠不無遺憾。

 

高甲戲傳承

傳承兩字的真義在於傳授與承襲,李金俊老師的戲曲技藝少有藏私,他不僅僅在香山、大庄教學而已,足跡遍布南隘、中隘、浸水、南寮、鹹水港、樹林頭,更甚至跨出新竹市,南至高雄、北至關渡,都有他傳習的身影,莊肇基笑著,「幾乎全省都有教,其中以新竹為重點,因為他出生的地方、生長的地方都在這裡。」

 

香山憨子弟

那時候的演出與學習完全來自於純粹的喜愛(誘人的點心不算),傍晚收工後,回家隨意扒兩口飯、沖個涼,便急呼呼的趕到廟口,有的來排戲、有的來看戲、有的來閒嗑牙,全盛時期,李金俊老師於明烈宮所成立的集和堂,參與的人數之眾,文武場老中青三代加起來至少有上百多人,蔡錦煌回憶起廟口的喧騰,「以前都是義務的,所以說憨子弟、憨子弟,就是這樣產生的,大家用閒暇的時間去學,老師也很用心在教。大家都很聰明,一再的傳承。」

 

高甲戲的佚失

民國五十年,台灣玻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設廠於香山。

民國六十三年,香山在都市計畫中,被規劃為香山工業區。

民國流十六年,李金俊老師於華視「造福鄉里」的節目中粉墨登場。

上了電視,那是香山九甲戲的巔峰。

有了電視,那是香山九甲戲的衰敗。

同年,李金俊老師離世。

雖然老一輩的匠師仍然奮鬥不懈的持續演出與教學,但還是不敵發源於宜蘭、包容性更強的「歌仔戲」所取代。爾後工商業社會時代來臨,作息旋即改變,科技一日千里,收音機、電視、電腦、智慧型手機,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模式,莫說是苟延殘喘的高甲戲,就連歌仔戲也逐漸沒落了,蔡錦煌無奈的說,「(集和堂)到現在都還在,但只剩下四支喇叭。」

「以前傳統戲劇在那個時代是娛樂,沒電視、收音機,電視出來之後整個就打死。」莊肇基苦笑著,「每個人都在家裡看電視,你在演什麼戲?布袋戲,沒人要看!」

 


文:王志文
圖:沈華葦、蔡錦煌
受訪人:廖寶珠、李鑾嬌、莊肇基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