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海來台代天巡狩
在新竹知名的香山天后宮鄰近,尚有一間廟宇,裡面供奉著四位王爺以及七位夫人。可說是明烈宮的姊妹廟。
相傳在清光緒四年左右,一艘大三帆的船隻逐漸駛入香山港入口處,也就是現今的靈興宮前溝。原本當地民眾以為是大陸來的商船,上前查看,發現上面有邢、王、朱、沈四位王爺神像,以及吳、江、徐、黃、金、李、顏七位夫人神像,另有鮮花素果等供品,才發覺是艘王船。在當時距離光緒二年天后宮重建才兩年,民眾一時還無法籌措興建宮廟的費用。
這該怎麼辦呢?民眾決定參拜王爺也請求指示,王爺回應表示是奉玉旨,香山天后宮湄洲天上聖母敦聘他們代天巡狩,來到台灣協助庇佑眾生。大家便將神像暫時安置在天后宮內,並演戲三天以表示歡迎慶祝。
秀才籌資建造靈興宮
在光緒十二年(1886年)的時候,當地秀才林秀春先生召集地方捐資興建宮廟,有地方民眾的捐獻支持,靈興宮得以建造,並於光緒十三年竣工,隔年十一月舉行落成慶典。
明治四十一年(光緒三十四年,1908年),從大陸飄來一艘類似的王爺船,在香山的外海飄盪三天後駛入後龍鎮的外埔漁港。香山有十二個人到後龍參觀時得到文興蕭府王爺指示,並在當年中秋節後,由林秀春先生從晉江縣石頭街(今晉江市法石街)奉來一尊蕭王爺的神像,並安座在靈興宮。
誕辰酬神慶典
靈興宮原負責人是由天后宮兼任,目前已有管理委員會。而信仰的範圍則與天后宮相同,包含下寮與車頭兩個庄。靈興宮設有王爺會,會員大約四、五十人,每年在王爺生日時演戲酬神,並請康樂隊表演。過往靈興宮有屬於自己的乩童,但現在已經沒有了。
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七日是蕭王爺的誕辰,八月二十三日則是邢王爺誕辰。在祭典之前,都會選出頭家、爐主,並收丁口錢。祭典當天以牲禮、水果祭拜,並演平安戲,請道士誦經。除非有重大事情發生,否則通常不會舉行繞境儀式。每年也會有一次進香活動,一年往北,一年向南。如果有別的宮到此進香,也會禮尚往來前去進香。
為祭祀而爭奪
靈興宮可說是明烈宮的姊妹宮,裡面供奉的四位王爺與七位夫人是相同的,當時還曾經為祭祀問題造成兩地信眾的一番爭奪,也是在地方信仰上有趣之事。(詳情請見〈撩裙護民七夫人-明烈宮〉篇章)
主掌祭祀-爐主
爐主是指當寺廟舉行祭祀節日時,管理一切事務或財務之人。台灣寺廟中,有未設董事的寺廟,但絕無未設爐主的寺廟。藉由「擲筶」方式選定爐主,一般居民或一般信徒皆有資格,爐主的任期只有一年。
副手大任-頭家
頭家即為協助爐主辦理事務者,或稱為副爐主,其任期和選定的方法同於爐主。通常推選能負擔多數金額費用者,或寺廟大興土木時能捐獻基本資金者,或其子孫,都較易當上頭家。
為廟捐資-丁口錢
年節及神明生日的法會等費用會向信眾收取丁口錢,丁錢又稱「提丁」,其方式有很多種,按每戶的丁數或丁口數,所謂丁是指男丁,口數則是已婚女子的人數,口數通常只有丁錢的一半,募捐通常為一次法會、演戲所需,夠用即可,無論收丁錢或募捐都是由頭家、爐主負責。
資料來源:《竹塹『朝山』庄頭文史紀事》、《竹塹『朝山』庄頭廟宇紀事》、新北市道教會文:宋素惠
圖:沈華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