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香山長興宮】歷史綿長三王爺

歷史悠久王爺廟

說到新竹香山區有名宮廟,大家總記得名列古蹟的香山天后宮,古色古香的建築保留歷史韻味。但傳說中在地有間廟宇歷史更為悠久?那就是位於新竹市香山區的鹽水里境內的長興宮。

長興宮歷史約有370年,主祀邱、吳、溫三府王爺,是在清道光年間創建,先後分別在光緒元年(1875)、大正三年(1914)、民國五十四年(1965)左右重新修建。

祭祀圈包括新竹市香山區朝山里的頂寮、下寮;海山里的海山罟、汫水港、鹿仔坑;鹽水里的米粉寮、尾槳寮(二者合稱鹽水港)、草厝(灰磘);內湖里的內湖、粟子坑(昔子坑);大湖里的大湖,南港里的海口,以及苗栗縣竹南鎮公義里的口公館、口牆圍、鹿廚坑等聚落。其中朝山、海山、大湖各里村落為邱府王爺(大王)輪祀區域,鹽水、內湖各里村落為吳府王爺(二王)輪祀區域,南港、公義各里村落為溫府王爺(三王)輪祀區域。

 


鑼鼓喧天王船來

根據老一輩的說法,早年香山地區地廣人稀,一日夜晚突然聽見鑼鼓喧天的聲響,大家好奇出來觀看,發現並沒有廟會活動,只見一艘船從海上飄近,發現是王爺船,大家便迎接船上主神供奉。

一開始以草寮為廟,後來才逐漸修建成今日樣貌。可惜的是,也因為早期較沒有文物保存的概念與方法,常於修建時佚失重要的文物或是將原本的廟宇建物丟棄,長興宮的幹部就曾提起,老一輩曾在要翻修時挖出一部黃綢布包裹的書本,但當黃綢布打開時,書本資料便化為灰,無法再修復。

也因為過去這一帶較少人居及廟宇稀少的關係,長興宮的信仰範圍相當廣泛,早期修建時,以地方仕紳為代表向信眾募款,每一家可能捐贈五元、十元,就這樣慢慢湊齊修廟款項。直至後來,因各地廟宇紛紛興建,大家的生活也逐漸變好,才改由內湖及鹽水負擔整修費用。

 

白馬王爺保平安

以前臨海曾有許多屍體,有些是出海遇難遭海浪打上岸的,有些是過往戰亂時死去的,長輩說以前林爽文事件時這裡就曾死了不少人。後來有些被撿骨整理建立廟宇供奉,但有些沒有。所以常有些靈異傳說,像有某年颱風過後,或許是這些屍骨因風雨關係而暴露,當地開始紛亂不安、雞犬不寧,大家便趕緊求助神明協助。

而有民眾就曾夜半見到騎著白色駿馬的人影出沒,因當地並沒有馬場之類的養馬區域,該人影形象又像極長興宮的王爺,便猜想應該是二王爺晚上出巡守護大家平安。

 

為帶走瘟疫來台

王爺的信仰在新竹算是非常常見,原因可能是新竹為離中國大陸最近地區,故大陸臨海地區送離王爺船後,王爺船便飄向新竹來。也讓此地王爺信仰的廟宇頗多,且許多都集中在沿海的社區。姑且不論當初從大陸施放時是為了帶走瘟疫或其他原因,來到台灣後,這些王爺紛紛被供奉成為地方信仰重心,而許多信眾也堅信在王爺來到後,確實保佑當地信眾,成為大家心靈依託。為何而來這件事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了。



文:宋素惠
圖:沈華葦
受訪人:柯文斌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