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姓公傳說
三姓公溪,源頭自竹東丘陵古車路山,全長7.5公里,橫貫香山北坑、南坑,經內獅、獅頭、韭菜坑及柑林溝聚落,進入新竹平原並注入台灣海峽。溯及三姓公之名,根據古載,相傳清代曾、許、陳三姓族人在今三姓橋區域開墾拓耕,卻遭台灣原住民殺害。後人感念遂於溪畔建祠祭祀,稱為「三姓公廟」,溪也因之喚做「三姓公溪」。
「老一輩說到,三姓公約有一百五十年以上歷史。」春榮伯,曾是三姓公廟主任委員,本身是剃頭師傅的他,為求找尋廟宇記憶,利用每一次幫長者修髮時間,一字一句,將三姓公廟的過往故事留存下來。耆老口述,在道光二十四年(1844),這一帶是漢人與番人交會地方。三姓溪原名「溪仔口」,是一條小溪流,溪邊雜草叢生,來往客商走卒必須渡水而過,並無便橋可走。
建廟緣起
當時三名外來唐山客(漢人)在溪邊築茅屋居住,以田耕為生,同時移石填溝,鋪路使人方便通行,眾人甚為感激。日月如梭,鄉民久不見三人行蹤,經結群探視才知業已別世,僅存屋內三具骨骸,鄉民感念生前義舉,集資收埋。據說葬後,夜間時常發現,其顯靈提燈巡視地方,保佑鄉里,村人便籌建三姓公廟供奉。無論是天災人禍、瘟疫四起,在人畜不安時代下,建廟祈禱,有求必安,而後命名「三姓公廟」,三人真實姓名不詳。
清代光緒二十年(1894)中日戰爭爆發,光緒二十一年(1895)簽訂馬關條約割台予日,日人開發台灣建設南北縱貫道路,建築陸橋無名可錄,發現三姓公廟宇併名為「三姓橋」。而後開發鐵路及灌溉水圳,挖出無數無主骨骸,經擲筊認可後收納於三姓公廟同葬,鄉民捐錢祭祀。百年來,至少兩千具無主骨骸安葬於此。
三姓橋、大庄、牛埔、樹下、浸水、美山、香村,七個里、上萬居民來「三姓宮」膜拜,民眾認為是「財庫」與「護佑主」,香火鼎盛遠播,是香山、大庄一帶信仰中心。早年風水之說深植人心,中華路未拓寬前道路狹隘,時常發生車禍,每年數十死傷,鄉民惶恐不安,幸經三姓宮舉辦路祭,祈求保佑使得地方平靜安寧。
遷廟爭議
民國七十九年中華路拓寬,三姓公廟後地全數被徵收。向上級申請補助款,徵得一百多萬元,改建牌樓、牆圍、廟庭等處,並組織改建籌備委員,聘請吳寬弘先生擔當主任委員。民國八十年改建完成。三姓公廟舊址,位於中華路四段731號,即中華路四、五段交界,北為振湖、牛埔等地;南為香山塘。原三姓公廟易名「三聖宮」。而談及遷廟,卻有一段爭議歷程。
民國七十六年寺廟辦理登記,正式成立管理委員會。廟地為民國四十二年,由佃農李阿鳳放領所得捐奉,再予以整修無償提供,並於市政府登記在案。無奈僅是口頭允諾,未料所有權移轉名義,後續該地轉售出,三聖宮被反告侵佔,一時廟方無所適從。
民國八十四年法院強制執行拆除廟宇,上百名信徒聞訊集結抗議,敲鑼打鼓前往祭拜表達護廟決心。在各方賢達協同斡旋之下,由香山區長林火城、市議員謝嘉興、謝文進、吳秋穀,香山里長張江河;管理委員會代表張江河、梁春榮、張灶、吳寬弘、呂宏志、吳水生等六名委員,赴香山區公所調解,達成雙方協議,遷建三聖宮。
擲筊聖杯請示合議之所,並延請新竹資深地理師楊異超堪輿,選擇良時吉辰破土。民國八十六年農曆十二月初二落成安宮大典,遷廟一事正式塵埃落定。
文:沈華葦
圖:侯凱程、宋景濱、沈華葦
受訪人:宋景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