牽罟偎索,有人有份
近山逼海的地理特徵,形成香山產業樣態。大海豐足漁獲,以及廣大濕地潮間帶孕育物種。捕魚、插蚵、討小海,多元面貌的海上工作,在香山沿岸社區百花齊放。南香山的朝山、港南、美山、鹽水、內湖,全是漁村而起的在地面貌。海,成為香山人的生活命脈。
牽罟靠索
牽罟,是香山老一輩共通記憶。家居朝山的志修伯說,往昔頂寮、下寮、車頭有十五、六個船主共同擁有「新合興」罟船(又稱「三庄仔」)。其次尚俱「鳳丹」(頂寮)、「老罟」(下寮)、「薪儸旗」(香山塘)等罟船。
罟船通常約兩丈,沉重,需要十多人才能用槳架起。一般來說,罟船出海至少需要九名人手。「尾槳」,是最重要成員,多由老經驗的船主擔任;搭配一位助手,協助在行進中操控方向,以及觀察魚群尋找下網位置。
船上配置二槳二人、三槳三人,放索、放網各一人。岸上則留二、三十人成為「罟腳」。罟船將曳網一端放在岸頭;一端綁在袖網。趁著漲潮時下網,並以袖網包圍魚群入袋。海岸人員分別拉繩拖網。「一次下水費時一至二個小時,相當勞心勞力!」美山的長溪伯說著。
「牽罟偎索,有人有份。」每次下網漁獲量不一,由尾槳主持分魚。漁獲少時,船主與罟腳平分;漁獲多時,便依據持股計算。老話說,十主一船。若分為十股,每一股約莫新台幣六百至一千元左右。通常「刈魚」會來收魚,售款由其中一位船主兼任「帳公」,負責收支管理,每隔十天,會將累計漁獲收入依眾人股份多寡分配。
如今海洋漁業發達,不似古早舢舨的動力限制-機械船、定置漁網大幅增進收穫。但是,卻也失去過往全庄老小合力拉網的情景。牽罟,就這般逐漸消失於台灣海岸,成為偶爾地方文化活動的餘興節目。
魚苗捕撈
香山早期即有牽虱目魚苗工作,討海人通常於農曆三月至六月以捉魚苗來貼補家用,他們使用的工具,早期是麻線編成的三目形魚網;後來才改成尼龍網。一般捉法要兩人合力,拿著兩支竹竿,前頭裝設兩個輪子、另一人走在後面將網子叉在腰間推行。
而農曆十一月的嚴冬季節,則是捉鰻魚苗的時機。美山錦圳伯說:「捉鰻苗賺的是血汗錢!」因為鰻苗晚上才會浮游水面,早時漁民身上頂多一套雨衣,每次出海回來總全身濕透,腳底也被蚵殼刺得傷痕累累!挨寒忍飢受傷,可說是備嘗艱辛。
今日人工繁殖技術進步,已經甚少人力捕捉魚苗。
土龍紅蟳
香山近海漁業特色尚有一宗,是捉土龍、逮紅蟳,世居美山的金山伯便是其中行家。他自年輕時就在香山討海,打漁、撿蚵是必要根本;泥灘尋蟹、找土龍,則是他日月積累的門道功夫!
金生伯專門捕捉具食補功效的「胭脂尾」(波路荳齒蛇鰻)。五十年來靠著特製鋼叉和一身絕活養顧全家。至於蟳類,香山以沙蟳、粉蟳和紅蟳三種為主,其中以近海紅蟳最值錢。海水澄澈時代,每每循著蚵棚間路徑,通常多有所獲,對家用也不無小補。
而土龍生性敏感,些微聲響便會逃竄無蹤。金生伯通常雙手各持一叉,找到穴口時,其中一支鋼叉用來阻斷後路;另一支則探尋其去向。定位後要逐步縮小範圍困住土龍,再拿叉上倒鈎將土龍從洞中拉出,徒手放入竹簍中;小心翼翼地不讓土龍受傷出血,避免影響販售價格。依據金生伯說道,野生土龍量少難捉。起碼三年才能摸出訣竅外,還得耐得住酷暑寒冬;以及終日在泥濘走上八、九個鐘頭,才能勉強以此維生。
然而近年來,濕地蚵田污染、紅樹林繁密,地方生態改變,也導致土龍產量急遽下滑。即便金生伯一身功夫依舊,卻也不容易再捉到手了。
文:沈華葦
圖:沈華葦
受訪人:王長溪、蔡志修、蔡金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