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落分佈
日本時代牛埔大字析設之里,牛埔聚落為里境核心。「埔」字指稱山頂廣平、草生茂密之地。牛埔山,山高99.29公尺,分佈在牛埔、頂埔兩里,耆老說小時候都牽著耕牛來此餵草,牛埔之名因而代代相傳下來。
根據紀載,乾隆二十四年(1759)淡水同知楊愚將牛埔山定為居民冢牧之地,以此亦可扣合耆老口述之原由。
關於牛埔聚落,則因地勢高低分為下牛埔、頂牛埔,本地為地勢較低的下牛埔區段。其他聚落諸如「三姓橋」、「陀螺山」-形狀如同陀螺般的小丘;「北勢坪」與「番仔橋」。
現今「番仔橋」一帶,早年被地方人戲稱「番仔厝」,為平埔族棲息地;原住民遷徙才轉為漢人定居。大正五年(1916)日本興築縱貫鐵路,並於番仔坑設橋,因而得名「番仔橋」。
常民生活
「香山工業區」,由台灣玻璃新竹廠於民國五十六年建成起始,六十一年全面發展轉化產業至今。牛埔山的面貌,從紀載與耆老口述中,居民放牛、田耕之所,搖身一變,在筆直的中華路與牛埔路狹間,至今仍有許許多多的工廠陳列。恬靜平淡的氛圍依舊,模樣卻已不復過往。對於久居牛埔的彭甜嬸而言,她跨越世代也體會截然不同生活。
「店仔口」,無關乎地貌的,是因為庄役場(現今區公所)、牛埔警察分駐所(現今警察局)群聚,而導致販子跟著道路兩側,擺起各式民生用品叫賣。麵線羹、豬肉攤、鮮魚擔,不成規則的置於路旁,看似無章法,卻是早年交通不興時,在地人買賣的重要處所。也在其中開設仁德五金行的仁德伯說,以前一早街口的喧囂熱鬧,對比今日,根本不及十分之一。順應著時代轉變,也忍俊不住當中的落寞感。
如今,區公所已然遷移、攤販僅存稀落。透早天光,路上不再擁擠吵雜。牛埔街的過往,也跟著「店仔口」一名,漸漸的消失在世人的腦海,僅能從書籍紀錄來回想緬懷。
行政區域劃分沿革:
• 民國三十五年-牛埔大字析設。為先民冢牧所在,是故命名牛埔。
• 民國三十九年-改制為香山鄉,牛埔里改為牛埔村。
• 民國七十一年-香山鄉併入新竹市,牛埔村再改名牛埔里。
庄役場
役場,日本時代舊稱,等同於今日的公所。早先役場包含警察課,現在則是各自獨立。「庄役場廳舍」,是日本曾經統治臺灣的歷史建物痕跡;也是大正九年(1920)實施「州廳郡市街庄」的地方行政制度見證。
而後日本公佈「臺灣總督地方官官制」,廢西部十廳。重設臺北、新竹、臺中、臺南、高雄五州;以及臺東、花蓮港二廳。州之下設郡,郡之下便是街、庄。國民政府時期行政區域劃分,「縣」則介於州與郡之間;「鄉」、「鎮」等同此時的街、庄。「庄」位階如同現今鄉公所,人口約一萬人的聚落(兩萬人以上設「街」,相當於鎮公所)。
民國三十九年,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行政區域劃分為香山鄉,並於同年十二月成立香山鄉公所,為新竹縣所轄。七十一年轄併新竹市改為香山區;在七十九年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「香山區公所」。
牛埔公學校
「香山陳雲如老先生枌鄉碩望、熱心公益,舉凡地方教育之興辦、鰥寡孤獨之教恤,莫不慷慨輸將,悉力以赴。當其早歲任香山區長時,有感於所轄二千七百餘戶,學校闕如;為作育人才,毅然以興學為己任,捐巨資以營校舍。蓽路藍縷,苦心擘劃,是為牛埔公學校之始,亦即今香山國校之前身…」是陳雲如先生頌德碑記所載。
溯及香山國小前身,史載創建於民國前二年,位址於新竹縣香山鄉牛埔村店仔口26號。根據牛埔陳氏家族的梅雀嬸所述,其建校緣起是香山仕紳陳雲如,當時擔任香山庄長職務。平時熱心公益,地方人多稱他為「陳總理」來表示敬意。而初始也是由陳總理捐獻,提供私人別墅「靜山居」做為校地,才誕生「牛埔公學校」。
隨著學生日益增加,校舍遂不敷使用。因此於民國元年於香山牛埔東路建成新校,民國八年正式遷入。民國十年改名「香山公學校」;三十年則改名「香山國民學校」。民國七十一年,香山鄉合併新竹市升格直轄市,定名為「新竹市立香山國民小學」迄今。其悠久歷史存在,香山耆老多就讀於此,成為一項文化面的共同回憶。
文:沈華葦
圖:沈華葦
受訪人:任何美鶯、邱梅雀、陳彭田、張林麗雲、劉仁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