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落分佈
日本時代鹽水港大字析設之里,位於香山海濱之區。西面香山濕地、北以海山里為鄰;東南與內湖接壤、西南則靠南港里。鹽水港溪橫亙其間,地名因此簡化而來,形成鹽水港聚落。於香山港口興盛之年,為停靠泊地之一,因泊地之故,周邊均有因應港口發展之產業與聚落,可想其當時水深寬疏及繁榮之景。
1887年先民即在鹽水屯植開拓,周邊自然形成的聚落,則有王姓、林姓、鄭姓…等。鹽水里明鄭以前,為竹塹社的一部份;清諸羅時期,屬竹塹社,雍正元年至乾隆中葉,隸屬淡水廳新竹縣竹塹堡。乾隆中葉至同治十三年,隸屬淡水廳新竹縣竹塹堡西廂;光緒元年至光緒十四年,隸屬新竹縣竹北一堡香山,光緒十五年至二十一年,改隸為新竹縣竹塹堡香山。
早期來自中國福建的先民們,陸續在今長興宮附近建立村落發展至今。爾後,口岸泥沙淤積壅塞,逐漸失去港口機能而荒廢。近山面海環境,農、漁業成為早年鹽水主要經濟來源。日本時代以後,明治二十九年隸屬於台北縣新竹支廳竹北一堡香山庄,明治三十一年改隸台北縣新竹辦務署香山區。
民國三十四年至三十九年,隸屬省轄新竹市香山區鹽水村,民國三十九年至七十一年之間,隸屬新竹縣香山鄉鹽水村。直到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一日才改隸為現行新竹市香山區鹽水里。
如今的鹽水里,位居新竹市香山區南部,西臨台灣海峽,南與南港里為鄰,北與海山里相界,東與內湖里、大湖里接西濱公路為本里主要交通系統,貫穿本里連絡本市各里及本省各縣市,長興街則為本里居民交通動線的主軸。
行政區域劃分沿革:
• 民國三十五年-鹽水港大字析設。位於溪邊,是故命名鹽水。
• 民國三十九年-改制為香山鄉,鹽水里改為鹽水村。
• 民國七十一年-香山鄉併入新竹市,鹽水村再改名鹽水里。
灰窯
鹽水里境主要聚落為「灰窯」。早年居民會撿拾海濱貝殼、蚵殼,搭窯入火在高溫下燒製成灰,作用如同今日的石灰一般,是重要建築素材。至民國四、五十年代仍普遍使用,直到養蚵人家銳減;原料愈加難尋外,加上礦業發達,相對而言石灰成本便宜許多。燒蚵灰工作就此逐漸消失於歷史舞台。
而位於鹽水港東岸的灰窯聚落,也因為港口發達成為候船之所,搭設草寮供給避風遮雨,因此亦有「草厝仔」之名。灰窯曾經是鹽水地區鼎盛一時的建材製造場所,蚵灰更是鹽水人風光一時的產業,地方王氏也因而發跡。現今雖然已不再使用這些古法建材,蚵灰也被新的工業建材取代,走進歷史不再使用,但耆老朗朗上口的地理名稱,仍為已逝的灰窯留下一筆歷史紀錄。
鹽水港溪
發源於新竹縣寶山鄉與峨嵋鄉交界之油車坡,先後流經南隘溪(南隘里)、柳仔楠溪(南隘里)、十份溝(中隘里)及栗仔坑溪(內湖里),最終注入台灣海峽,總長度13.42公里,又稱鹹水港溪或鹽港溪。
由於漲潮時海水自河口湧入,水味偏鹹,鹽水港溪得名於此,當地人多稱「鹹水港溪」。據傳清代設有「鹹水港官渡」,成為南北往來孔道,亦是香山港停靠泊地之一,為當時貿易往來重要口岸之一。
根據耆老口述,那時水質清澈,小時候午休都會偷跑下水洗澡。如果沒有食物可吃,便拿著畚箕直接在河裡撈,泥鰍、蝦子,溪流生態豐富。小學時候都會扛著課桌椅下水清洗,由於當時溪水甚深,大夥都避免失足落水而小心翼翼,對比今日鹽水港溪之情景差異甚大。
文:劉家維
圖:侯凱程
受訪人:林來發、柯文斌、陳山玉、陳文榮、蔡清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