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40101

【後車頭ㄟ黑金町.拾遺】竹蓮寺長老—蔡福堂先生訪談


問:您所知道的黑金町是什麼樣貌?
答:

黑金町,我們以前有個機關庫,放火車頭。黑金町出名是在做粉,溝尾那邊很多,很多間在做椪粉,是工廠。做成品的就是「丸竹」最出名。當時外銷唯一就是它,其他都只有內銷。台灣第一個出國可以賣的化妝品。


黑金町過南大路那邊就是「土城外」,在過去有一個涼亭叫死人間(即殯儀館)。右手邊轉過去,以前都住乞丐,叫「乞丐寮」(今日竹蓮市場處)。頂竹圍也算乞丐庄。以前我們黑金町,大家晾衣服都是黑的。黑金町出名的是黑煙跟椪粉,最黑的、最白的,都在我們黑金町。



問:黑金町地方信仰如何?
答:

南大路過就是謝媽(台語音)、大眾廟、鶴壽亭、磅洞口(台語音),都是放骨頭,後來全部遷去大眾廟。外媽祖是鄭氏家廟、內媽祖就是客(家)人的。


大眾廟與義民亭有分,義民亭放客家人、大眾廟放河洛人;閩客之爭時械鬥,客家人往生就是義民、閩南人就是大眾爺。閩客之爭產生義民廟跟大眾廟。


大眾廟以前也是觀音亭在管理。竹蓮市場那裡還有一間福建人的廟,是鶴壽亭,老人家還在,他現在住在那一間,可能快百歲,是福建人。



問:從什麼時候開始到竹蓮寺幫忙?
答:

十六歲我就跟你(指許議員)爺爺開始了,兩個人都在天然瓦斯工作。他爺爺多我十八歲,但我們仍是拜把兄弟。舊房在巷口。他父親請我顧廟,我在那邊顧了二十九年。在廟裡的工作幾乎超過正職工作時間。


新年之後來翻爐,翻爐之後再放大炮。翻爐就是把今年一切結束掉,迎接明年新的開始。正月一號凌晨開始。十一點四十五分、五十分翻爐,十二點開廟門、放大炮。一年一次,光是翻爐我已經翻快要六十年。那個爐一直我在整理的。



問:可否談一下竹蓮寺神祇信仰與軼事?
答:

以前若缺水,就要到觀音亭來祈雨。祈雨時必須三步一跪到海口。二媽是祈雨媽祖。談到觀音亭普渡,也叫做義山普,為什麼普渡?就是因為要祈雨。以前台灣沒有水庫,整個風雨不調,清朝認為此處僅是蠻荒之地,多是百姓自給自足。


當時時常乾旱,民不聊生,所以會依賴宗教祈雨。祈雨有三間主要的寺廟,一間是「龍王廟」,現在在哪裡不可考。一間是「城隍廟」、另一個就是我們的「祈雨媽」,三團從我們這邊一直拜到南寮去,如耆老所述三跪九叩這樣一直拜,一直到祈雨之後才回來。


那時候是穿出殯的麻衣,披麻帶孝、三跪九叩去祈求老天降雨,可憐這些災民。以前只要發生乾旱,就會來竹蓮寺祈雨。頭陣一定要龍王廟,中間城隍爺,最後的是觀世音菩薩(祈雨媽)。那時是光緒皇帝有賜…現在兩塊匾額都還在,一塊在城隍廟、一塊在竹蓮寺。城隍廟叫「金門保障」、竹蓮寺叫「大海慈雲」,龍王廟那一塊就不見了,應該是日本時代沒有祀奉佛教信仰被毀掉了。



文:劉家維

圖:沈華葦


buttons=(知道了) days=(90)

本網站使用cookies增進您的瀏覽體驗。
知道了